新华网 > 江西 > 正文
2025 09/17 09:07:12
来源:江西日报

江西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综述

字体:

  原标题:工业“脊梁”更加坚挺

  ——江西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综述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强则江西强。

  今年前8个月,江西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2.1%、11.8%。

  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的时间节点,今年以来江西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用好一切政策举措、挖掘一切潜力资源,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化落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全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展现了新气象、迈上了新台阶。

  量质齐升 动能澎湃

  9月3日,赣锋锂电(南昌)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首个建筑——倒班楼顺利封顶,较原计划提前2个月完成。

  “按照规划,核心生产车间M2厂房将于今年12月实现封顶,计划2026年7月具备投产条件。”项目经理赵敏城介绍,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GWh新型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及日产40万支消费类锂电池的生产能力。这将进一步壮大和完善区域新能源产业链。

  赣锋锂电(南昌)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的火热建设,正是江西工业发展强劲势头的缩影。

  看总量——前8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我省持续打好稳增长政策组合拳,用好“两新”加力扩围政策机遇,充分激发内需潜力,助推工业持续增长。

  看项目——前8个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5%,工业“压舱石”作用愈发凸显。兆驰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120亿元的未来显示、AI智能终端及芯片等4个项目落户南昌高新区;总投资106亿元的九江石化年产150万吨芳烃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年初正式投产的景旺电子(赣州)信丰高多层PCB智能制造项目,产值有望突破10亿元……

  看产业——电子信息、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增长,撑起“半边天”,航空、锂电、食品产业稳健前行;集群发展提质增效,集成化政策、梯次化培育、动态化管理、专业化治理的“组合拳”持续发力,新增2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18个省级产业集群中有104个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产业集群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我省工业高质量发展步伐铿锵,用“稳当当”的工业底盘,撑起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梁。

  向“新”而行 产业跃升

  今年7月,赣州好朋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全球首创的“光子系列智能选矿设备”,获得来自哈萨克斯坦国家战略矿产运营商沙尔基亚锌业的大额订单。“项目将建成年处理600万吨矿石的智能工厂,为全球复杂矿种分选树立新范式。”公司董事长何鹏宇说。

  这是江西加快制造业高端化发展的生动写照。今年前8个月,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34.4%、22.7%。全省累计培育27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优质企业梯队持续壮大。

  以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江西制造”正加速奔向“江西创造”。

  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量产4微米高抗拉电解铜箔,打破国外垄断;江西宝顺昌超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特种材料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且性能优于进口产品;江西巨浪压缩机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无油水润滑空压机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传统制造业加快绿色转型……

  今年以来,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鼓励链主企业、开发区因地制宜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一批“江西造”“江西研”重大创新成果亮相,成为江西重点领域不断突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生动写照。

  数字赋能 提质增效

  在位于井冈山经开区的江西威尔高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吉安市木林森实业有限公司的上游供应商。数字化转型让威尔高可以及时关注到木林森每批次订单的物料采购需求、生产计划、交付节点,从而精准匹配做好排产和备货,订单响应速度提升30%以上。

  为更好地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井冈山经开区将园区内230多家企业按产业链分组,推动“链上转”。“以电子信息产业链为例,龙头企业木林森搭建协同平台,打通了研发、生产、供应链、物流、用户等各个环节,带动60多家配套企业接入平台,实现了数据互通,产业链整体交货周期缩短35%。”井冈山经开区经发局副局长曾文杰告诉记者,下一步,该经开区将继续推动“链上转”。围绕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引导中小企业低成本、高标准接入相关的产业链协同平台,以集群协同让数字化转型更好地落地见效。

  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已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能。目前,全省1.7万家企业完成入企诊断,1.2万家企业实施改造,1265个重点项目实现“提档升级”,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整体结构由“金字塔型”迈向“橄榄型”。

  2025年是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年。我省还将持续强化政策供给,开展数字化供应链贯标、“数字工信”平台部省共建试点;分行业打造示范梯队,累计培育国家级“数字领航”企业7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8家、5G工厂70家,带动中小企业从“要我转”变为“我要转”。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 晖)

 

【纠错】 【责任编辑:王中庆】